孫中山先生推翻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滿清政府,其祖墳風水 當有特殊的地方,值得讓人研究。 由於孫氏家族歷代重視風水,祖居中山市翠亨村多風水寶地,孫中山母墓在九龍半島西貢百花林,亦是絕佳風水,不斷積蓄能量的結果,庇蔭了後世孫中山的豐功偉業,以及壇香山王(孫德彰)。
偉人故鄉-翠亨村
翠亨村是廣東省香山縣東南五桂山麓的一個小村落,五桂山主峰海拔五百多米,終年花草芬芳,所以古名香山。翠亨村距離廣州一百公里,澳門三十七公里,背山臨海,村前有蘭溪蜿蜒流過,樹木蒼翠,風景優美。 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(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),天將拂曉時分,在此誕生了一代偉人,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,孫中山為孫氏十八世祖德明公,諱文,號逸仙,世稱中山先生,以推倒清廷、創建民國為畢生職志。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,一九二五年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,民國廿九年,國民政府明令尊稱為 國父。
孫中山故居是一座融合中、西方建築特點的兩層磚木結構樓房,當年由孫中山的大哥孫眉(德彰公)自檀香山匯款回鄉,由孫中山先生所規劃,並請人建築。 故居位於翠亨村東南面,座向與眾不同,全村住宅皆以犁頭尖山為靠,唯獨孫中山故居依五桂山脈的東北、西南走向,坐寅山申向,前面的蘭溪由左至右流經過堂。
中國地運上元走到末期,滿清王朝將被下元的傷氣旺相造反,由西向東先後分三波[洪秀全.康有為.梁啟超.孫中山]革命,但享天下者為中元龍[袁世凱.段祺瑞.馮國璋.黎元洪];直到下元南龍接氣,才奪回江山,之後喜瑪拉雅山放下的南龍,向北走運,分成二支,一條東軸從五嶺,過武夷山,伸入浙江奉化[蔣介石];一條西軸過衡山,直奔韶山降穴[毛澤東]。
孫殿朝是孫氏入翠亨村的開基祖。孫殿朝生孫恒輝,孫恒輝生孫敬賢。孫敬賢是孫中山的祖父。從孫敬賢以上幾代均以農耕為生,到孫敬賢這一代,十四歲即遭父喪,依寡母為生,有先世遺下田產十數畝,孫敬賢篤信風水,常與風水師到處尋找風水吉地,破費頗多。後來生下長子達成公,為孫中山的父親,孫達成和其父一樣,也十分相信風水,終年與一名來自嘉應州的風水師尋找寶地,將祖先塋塚不佳的,改葬至附近的風水吉地。據孫中山胞姐孫妙茜說:「各祖先墳地,皆父親所尋得,地師謂葬後十年,必出偉人。」而後十二年有孫中山先生誕生。
翠亨村 [A], 位在珠江口上
雙龍戲珠-犁頭尖山
孫中山先生的近代祖墓,大多數集中在離故居不遠處的犁頭尖山,天氣好時,登山頂可眺望到遠處的珠江口,在其左右兩旁龍虎,有如「雙龍戲珠」的景色。
西元一九三二年,唐紹儀任中山縣長時,因要修建中山紀念中學,將孫氏部分祖墳遷走,孫中山公子孫科請一位楊姓風水先生來勘察孫氏各處祖墳,勘測結果,認為犁頭尖山頂峰下竹高龍的各穴祖墳風水絕佳,不宜遷動。尤其是孫中山祖父敬賢公葬在皇帝田的墓,以及孫中山祖母黃氏葬在黃草崗的墓風水最佳。在犁頭尖山腳的孫達成、孫眉、孫昌之墓亦未動。
孙中山祖母黃氏墓之后山
孫中山祖母黃氏墓
翠亨村西南方的長沙埔有個土名叫黃草岡的地方,這裏埋葬著孫中山曾祖孫恒輝、高叔祖孫殿侯、祖母黃氏,坐酉向卯,全部朝向金星門淇澳島。 嘉慶二十二年(1817)秋,崇尚堪輿之說的孫中山祖父孫敬賢,在風水先生的指導下,葬父親孫恒輝于黃草岡。墓碑上鐫字如下:"嘉慶丁醜年仲秋吉日立 顯十四十五世祖考殿侯 恒輝之墓 惠州龍川縣地師鐘盛揚卜遷 孫觀德觀林"。墓碑現已無存。
頗負盛名的黃草岡,是一座圓圓的小山包。晚年照料年幼的孫中山起居的孫中山祖母黃氏(1792—1869),如今就靜靜地安臥在這裏。山不高,墓穴離山頂 30多米,上面連個墓碑也沒有。孫氏一族發跡後,對所有的墳墓均不加修繕,這表明了孫氏的低調,顧國忘家。對黃氏墓,地師留下了一首歌謠:"土名黃草岡,大海作明堂。鼇魚游北海,旗鼓鎮南方。金星塞水口,燕石在中央。誰人葬得著?黃金大鬥量。"
民國年間,有孫中山追隨者王斧撰文,對孫恒輝、孫殿侯墓作了一番描述,文中寫道:"墳向東,遠矚對面汪洋中,有磯盤起,蕩漾巨浸,中若磐石,因以為案,俗呼豔石。瞻彼澤國,明麗如鏡,海鷗狎潮覓食,白鷺拳立沙灘間,勝展圖畫。世之堪輿家,相驚以為遺蔭總理者,即此掊土雲
黃氏、孫恒輝、孫殿侯墓,包括孫中山祖父孫敬賢墓,均同出一脈,屬五桂山脈來龍,不過又略有不同。黃草岡歸五桂山脈第9個山列,名為飛雲洞山列。此山列起於三鄉雍陌,經田心至翠亨村黃牛洞止。較之孫中山祖父墓的五桂山山脈第8個山列,該山列顯為護從之脈,距離要短,高度亦低達十數米至百米以上。山列峰巒起伏,山丘多呈金星形體,丘崗連綿,成連珠水星自西南向東北而來,盡于孫中山祖父墓右前方的"牙刀"。山列西南,離三鄉不遠,中山市的第二大山脈竹篙嶺山脈綿亙雄峙,隔三鄉對東北諸山遙為倚靠。
黃氏墓雖不高,但生動而有氣勢,結作同樣不凡。龍脈自西南而來,一起一伏,經十多裏行度,至黃牛山起少祖,將至結穴處,龍身略向東轉,起高大金星作父母山,巍峨尊嚴,一脈自左膊蜿蜒而下,約二、三百米,趨低就局而結。穴位後靠父母山正體金星,前對金星門。
居孫敬賢墓正南方的黃氏墓,其父母山實際上就是孫敬賢墓前朝中的一個大鼓。離金星門更近,靠水口砂銅鼓角的黃氏墓,雖沒有孫敬賢墓得海灣和"四象"的周正,但因為靠近真龍大結的白虎砂,水口關攔更緊,加上低處結穴,一派山環水抱氣象。在五行結作規律上,金星既可為武應,亦可致巨富。風水師得出"黃金大鬥量"、此地主富的判斷,其中有著風水上的根據。
位於五桂山脈最南端的這個山列,不屬主山列,雖起伏踴躍,確有貴氣,但變化稍欠,無火祿貴峰,故難至三公,富大於貴。黃氏墓過峽結穴為左出之脈,雖有氣勢,證佐龍真穴的,但與正脈中出之龍穴不可比擬,故貴氣有限。
高處來龍,低處結穴。黃氏墓是一處典型的藏風聚氣之所。與孫中山祖父墓一高一低,一崢嶸一柔和,一斜逼一平緩,取長補短,互為補充。更為可貴的是,這座孫中山出生3年後下葬的黃氏墓,青龍砂綿延起峰,高於穴後玄武,白虎砂則低伏順俯。
目前在犁頭尖山腰仍有始祖婆陳氏,五世祖禮贊公,六世祖樂南公,七世祖耕隱公,八世祖懷堂公,十四世祖殿朝公、十六世祖敬賢公等祖墳。
風水學者來的最多,要算犁頭尖山腳西面的近代祖墳,即西南山腰處的「壽屏山」,此處有孫中山大哥孫眉的墓。孫中山父親達成公(十七世)的墓。
經過將近一個世紀,犁頭尖山附近,祖墳、故居都保護得很好,但周圍充滿建築物,風水重視的前面明堂,幾乎都被遮擋,翠亨村的繁榮反而壞了好風水。
為何至孫中山一代始發富貴
敬賢公(孫中山的祖父墓)
↑孫敬賢墓前朝
當地人世代相傳,翠亨村北最高最尖的山峰名為"犁頭尖山"。山高而尖的犁頭尖山,從本身尤其是山的上半部看,與形派風水所說的"犁尖"樣貌相符。 從後峙的帳幕與自身二、三公里範圍的局部看,高峻尖挺的犁頭尖山,風水上除了具犁尖之形、有龍頭之象外,還蘊涵著什麼玄機呢?
蓋天旗,平山而來,陡然聳起,旗杆高插,旗帶在兩邊飛舞,像一面豎立的大旗,舒展悠揚,鋪天蓋地,遮蓋地下。周圍有群山環護,兩旁鼓角擁從。龍身攜帶或前朝有蓋天旗,風水上預示其後代將名揚四海,聲名顯赫。
天馬山
犁頭尖山
位於孫敬賢墓申方引領群山沖起的天馬,奔跑至犁頭尖山西南約三、四公里處,稍作停歇,著手迎送過峽,經歷第二次跌斷,爾後重起。眾山於坤、兌卦連綿而去,旗海萬山,此起彼伏,與犁頭尖山于未位接合,丁峰特起。 尤為奇特的是,約二、三公里長,自西南起逐次升高的蓋天旗,至犁頭尖山為最高峰,是為旗杆,然後以山頂為中心,向東北方向經數次頓挫,再次降勢而去,形態與西南方向的來龍相仿,構成一面十裏寬的大旗。山北,五葉蓮花帳東西排列,橫枕於後。周展橫布十裏之遙的犁頭尖山,旗帶飄揚,下連鼓、印,層層疊疊。
西、南、東三面皆旗,後靠帳幕的犁頭尖山,呈蓋天旗狀高居丁方映照著百米之內的孫敬賢墓,山頂有巨石,堅不可摧,更倍增其威勢。
孫敬賢墓白虎起尖峰,宛如旗手右手高擎大旗,揮動自如且堅強有力,勢不可擋。與之相對應,孫中山作為中華民族的傑出領袖,其擁有的號召力無人能敵,一生磊磊落落,光照千秋。
孫敬賢墓的結穴形態,並非"牛眼龍穴",而是呈蓋天旗狀,結旗形令字穴。旗形穴,富榮世代貴隨之。"也就是說,在這種地方卜穴,應選擇兩旗帶包裹之內,緊靠旗心而下。作為旗杆的犁頭尖山,旗下有節,逐次而下,孫敬賢墓就坐落在其東北山腰的陽坡,位於大旗旗帶包裹的旗心,面東南而結。
穴前單列一旗,不足為奇。旗幟高而秀,可文可武,主貴。一端起點高大尖挺,向另一方連綿遞降而去,氣勢恢弘,中間反復起節,如波浪般此起彼伏,連成一片,這種旗名為"大龍旗,中間為高插的旗杆,主峰巍峨峻峭,兩邊三面甚至四面八方最大限度地張揚開去,形成廣闊浩淼的旗海,如果說,蓋天旗是僅就一山而言的大旗,那麼,大龍旗則是數支、數十支、甚至上百支旗組成的龐大旗陣,是一種極為貴重的龍脈形態,罕有的上格貴砂。
旗山起祖的孫敬賢墓,父母山再次揚起蓋天大旗。以犁頭尖山為中心的這面旗幟,就是連接四周、重巒疊嶂、蔚為壯觀的大龍旗。
翠亨的地勢進一步印證了大龍旗的風水特點。五桂山南陡北緩,北坡與高丘陵相連,逐漸過渡;南坡則由於被斷裂斜切而在 300米左右的高度以急坡(30°~ 40°)陡降到平原(海拔約10米),形成了一長約5公里的西南—東北走向的斷層崖,因而顯得高大險峻。山體主峰周圍可以觀察到明顯多級夷平面而形成的 "肩膊地形",山地雖然海拔不算高,但組合緊張有序,山勢錯落,毫無間隙,使人驚心動魄,心儀不已。
犁頭尖山來龍的特殊與前朝的貴證,穴前獨立高大者,為覆鐘、覆釜;有旗夾之,則為鼓。旗形穴結作,旗高而舒展的孫敬賢墓,側有如印之覆鐘、覆釜,實為鼓置於南方。龍樓鳳閣起祖,已有帝王之兆;再有大旗大鼓和前方的爭珠之砂,必主日後帝王爭霸之應。
一踏上翠亨這塊土地,就仿佛進入了一個旗山鼓海的龐大方陣,但見周圍旗幟飄揚,耳聽鼓角錚鳴,殺聲振天,千軍萬馬從西南面的五桂山呼嘯而出,東望大海,瞄準著金星門上象徵著皇冠的寶珠,各施其法,競相爭奪,那種疆場逐鹿之勢,好大的氣派!
走出翠亨,從五桂山脈整體形勢看,則更為壯觀。五桂山脈始自新會古兜山,渡崖門經古井入斗門縣,經神灣連接五桂山,一路起伏頓挫,氣勢磅礴,蜿蜒百餘裏。由於受北東、北西向地質構造影響明顯,五桂山山體和山脊呈西南—東北走向。五桂山山脈共有9個山列,皆西南—東北走向。每個山列10—30公里不等,孫敬賢墓所在的五桂山列,起於板芙深灣,經三鄉、五桂山鎮至翠享村崖口止,橫貫市境中部,最高五桂山峰,為全市屋脊。其北有7條山列護從,其南有同屬五桂山脈的最後一列山列作護,中山市的第二條山脈竹篙嶺山脈在西南金水連綿,成台、鼓狀分置環侍。
五桂山是百里旗鼓大陣的祖山,也是8面大旗的總旗杆。孫敬賢墓所在的犁頭尖山,是8面大旗中居南部最高、最大、距離也最長的一面。
犁頭尖山西南,高聳入雲的五桂山東行,五桂山山脈第9個山列略為低矮,先開金水帳,再起最高峰飛雲洞和禾釵坑頂、高子坑、米塔山、黃牛寨等海拔300米以上高山,於丙位與金檳榔山相接,沿途山頂渾圓,成鼓狀排列,隔蘭溪河與北面旗陣遙相呼應。除此之外,西南10多公里處高度僅一米之差的鐵爐山、白水林山與三鄉東部眾山再次構成珠形環侍,使孫敬賢墓南部10多公里的距離上寶蓋連綿,鼓角遍佈。如此一來,與北面的8面大旗相對應,一個旗鼓相當、天造地設、以孫敬賢墓為中心的方圓100多公里的旗鼓大陣渾然天成。
孫敬賢墓坐西北朝東南,谷地走向與龍穴朝向吻合,可以借9個山列之力以藏風,而融聚山間谷地之氣,納東南沿海之陽。
孫敬賢墓父母山犁頭尖山高大尖挺,火耀十足;丙、午、丁鼓角爭鳴,旗鼓相夾,風水有力地襄助孫中山最終成為民主革命的偉大旗手、推翻封建帝制的千古功臣。
五桂山山脈,清朗的遠處,風平浪靜,左邊是淇澳島,右邊是唐家灣半島,中間是金星島,那兩劃之間的海口就叫金星門。
金星門這一景叫"二龍爭珠",是個風水重地,是個出人物的地方。方圓幾十裏,光是副總理以上的大人物就出了五個——翠亨孫中山、孫科,唐家灣唐紹儀,三鄉吳鐵城,泮沙王雲五! 水口的吉凶比起其他象徵更為重要,孫中山祖父墓前,近處有顯而易見的牙刀、蛾眉,遠處呈現一個龐大的海灣,銅鼓角、大茅島宛如兩牛角分別開掙,齊向中間夾擊。而居白虎方下手砂位置的銅鼓角,是整個海灣的水口。銅鼓角宛如"牛角",有力地向前兜收,分割唐家灣與金星港,使翠亨流向東南之河溪遭到有力攔擊,徑直向東,緩緩匯入大海。居青龍方的大茅島、二茅島則從容展開,像兩支利鉗、"牙刀",從左向右前包抄過來。淇澳島居中,像一顆明珠端置中間,並與銅鼓角 "牛角"密切配合,緊鎖水口。金星門關攔緊密的水口,使翠亨一地成為聚氣之局,于財丁富貴均為有利。
下手砂的有力兜收,證得水口的不凡。而水口的不凡,又可證其內必有真龍之結。金星門為多穴正朝,其中必有一個主穴,這個主穴就是坐西北朝東南的孫中山祖父墓。
孫中山祖父敬賢公葬的墓,風水師把此地命名為「皇帝田」,並作鉗記曰:「龍在高山上,穴在深坑藏,中央有眉案,前面牙刀一字橫,背後有個珠寶箱。上有樓,下有托,兩邊分開一牛角,覆鐘高侍母,覆釜矮侍父。左輔右弼,紫微象桓,紫微有化,化出獅象把門,有是獅象把門,定出公侯將相!」皇帝田安葬後,孫先生出世;據說其母懷 孕時,夢見北帝入懷,因此,中山先生乳名也叫帝象!
如上所述,孫敬賢墓得到龍脈結作的多方印證。
從孫氏第十二世祖連昌公至十四世祖殿朝公遷入翠亨村,至十六世祖考敬賢,幾乎世代單傳。且至十八世始發三房孫中山官貴、長房孫眉發富,次房孫德佑享壽僅七歲。「翠亨孫氏達成祖家譜」國父曾云:吾翠亨孫氏「世居香邑」,「先人躬耕數代。」「聞諸先輩及鄉人,吾翠亨孫氏歷代無人應清廷之考試及捐納職銜,不聞於世;於地方文獻,亦無記載。清末,翠亨孫族,散居四方。」
犁頭尖山為龍脈之父母山,定要金星起頂始結穴,也就是必須經剝換、束氣才有結穴,依龍虎高度,前幾代葬穴過高,龍方開腳未收回,形成「離鄉砂」的格局;直至十六世祖敬賢公(孫中山祖父)之後,選在半山腰以下竹高龍、黃草崗等地,庇蔭力道始彰。
翠亨村人出洋經商,不少人因而致富,孫中山的哥哥-孫眉便是其中之佼佼者。翠亨村北、西、南三面有犁頭尖山、牛黃山、金檳榔山等山,東臨大海,三面環山,一面臨水,山清水秀,確是「藏風聚氣」的風水寶地。
孫中山父親達成公墓
中山先生的父親孫達成、母親楊氏。
孫中山父親-達成公墳
十七世祖考達成公,諱觀林,號道川,享壽七十六歲。
生於一八一三年九月二十六日(嘉慶癸酉年九月初三日丑時)
卒於一八八八年三月二十三日(光緒戊子年二月十一日戌時)
為回龍顧祖形,孫眉墓行龍落脈,由於父母山屬犁頭尖山虎砂龍脈,正好旺三房德明公,也就是孫中山先生。 孫中山母親楊夫人的墓穴
孙中山母亲杨太夫人墓,位于香港九龙西贡飞鹅岭百花林,坐申向寅。
飛鵝山是九龍市區最高的山嶺,乘小巴在飛鵝山道口下車上山,或乘的士到飛鵝山道十九號下車,沿小路到百花林,訪香港十大名穴之首,位於百花林的孫中山母親楊夫人的風水名穴。 孫中山母親楊夫人的墓穴, 原是一個簡陋土築墳墓,背靠九龍第一高山飛鵝山,1975年台灣方面斥資30萬元重修,華僑旅行社亦在墓旁建涼亭供遊人歇腳。
飛鵝山高處樹木稀疏,深褐色石頭外露,是為鐵樹,明堂外為白沙灣、蠔涌及西貢海一列小島,是為銀燈。
整個墓穴呈圓環形,墓碑前置麻石大平台,可容納幾十人參拜,墓前是無敵大海景,令人心曠神怡。
此穴主發「貴」,傳說孫母逝世當天為其生辰,孫母當時穿好壽袍等孫中山回九龍城東頭村拜壽,但港府不准孫中山返港,孫母未晤愛兒已經逝世,因孫中山為清朝通緝犯,孫母的葬禮低調舉行,孫母的親戚楊九是一著名地師(為人找山墳的風水專家),為圓孫母盼子結朿逃亡生涯的遺願,決定將孫母以「肉身成葬」 。 楊九以白布包裹孫母遺體下葬,目的是加快吸收地氣,旺及子孫,孫母下葬一年後,革命就成功了,孫中山亦得以結朿逃亡生涯。